新华社办有《新华每日电讯》《参考消息》《经济参考报》《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瞭望》《半月谈》等20多种报刊。新华出版社编辑出版时政★■■◆◆◆、国际、财经★■◆◆■■、传媒等社科类精品图书,在出版领域具有独特优势★★■◆★。
新华社是中国经济信息事业的开拓者,打造了■★◆■◆■“新华财经◆◆■◆★■”“新华丝路◆■◆■”◆■“新华信用”“新华指数”等重点信息产品■★★◆,共有14万多家经济信息机构用户★■★■,建设运营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牵头创办了“一带一路”经济信息共享网络。
习向新华社主办的首届“全球南方◆★◆■”媒体智库高端论坛致贺信。成功举办第六届世界媒体峰会◆★■★、◆★■■“一带一路★◆★■”国际智库合作论坛暨第二届丝绸之路(西安)国际传播大会、◆◆◆■“红厅论坛■■◆★:读懂中国二十届三中全会★◆◆■”主题研讨会等重要对外交流活动,取得显著外宣效果。15个语种对外报道日均被采用1.3万家次,触达海外受众约40■◆◆■.2亿人次■■◆■,对1900家海外主流媒体覆盖率达93%◆★◆★。海外社交平台粉丝总量突破3◆★◆.8亿,外宣“网红◆★”粉丝总量近1★◆★.3亿,英文客户端海外用户数约1400万。扎实做好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70周年纪念大会、中阿合作论坛、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等主场外交活动报道。推出纪录片《人大代表◆■★★:中国民主的生动实践者》、特稿《中国民主的独特实践》等各语种稿件,播发★◆◆★“洋记者看新疆”“档案里的西藏故事■◆◆■”等系列报道,生动讲述新时代中国精彩故事。围绕俄乌冲突★◆、巴以冲突等国际热点和莫斯科恐袭、韩国风波等突发事件,推出直击现场、直达真相的独家报道,抢占第一落点。
在南京居民楼火灾、江西新余火灾、珠海驾车冲撞行人等突发事件报道中,及时启动应急响应机制,重要信息发布准确及时。
围绕◆★“五一◆◆”国际劳动节、“五四■■■◆◆”青年节、“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等重要节点■◆◆,推出《这就是中国青年!》《一人一句话■◆★★★■,他们是中国科学家◆■◆◆■★!》《草原新唱“英雄姐妹”歌——60年过去了◆★★,◆■◆◆“草原英雄小姐妹”集体主义精神仍放光芒》《瞭望·吾心吾乡丨追记草原“曼巴”王万青》等报道,激发人民群众向上向善的精神力量。
圆满完成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全国两会、新中国成立75周年、神舟十九号发射◆★■、澳门回归25周年、巴黎奥运会等重大报道。以“强信心”为主题做好经济宣传■◆◆■,持续深入开展◆■“新时代中国调研行之看区域”等全媒体采访调研活动,开设“两会中国经济问答”“新华社经济随笔★◆◆”“中国经济样本观察◆■◆”★★■◆■◆“中国经济圆桌会”等栏目,回应热点■★◆★、解疑释惑。
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严守新闻职业道德,严禁有偿新闻、有偿不闻、新闻敲诈等行为。加强版权保护,严禁采编人员抄袭剽窃他人作品◆★★■★◆,遵守国家保护著作权的法律法规。
持续办好“科好玩◆◆★■”■★“科画”等科普专栏,播发《新华访谈丨全球首次月背取壤背后的故事》等报道,获得广泛好评。
不断扩大新闻信息产品覆盖面和影响力,持续建强自有平台、用好社交媒体,社交媒体账号总粉丝超10亿,新华社客户端下载量4.42亿,新华网客户端下载量4◆◆◆■★★.37亿,形成覆盖广泛、样态多元的新媒体传播矩阵。
紧扣习文化思想宣传,推出“关心的世界文化遗产”等镇版刷屏之作。精心组织“文化中国行”主题宣传,统筹做好★◆★■“文化新观察”“解码文化自信的城市样本”专栏,文化报道推陈出新◆■★■■◆。聚焦文化领域热点事件及时组织■◆■■◆“热策划”,推出《中国◆◆★★■★“非遗★★◆★■”项目数量世界第一意味着什么》系列融合报道,充分展现我国保护传承利用文化遗产显著成效,彰显中华文化历史价值和丰富内涵。
围绕教育、医疗、养老、住房、就业等领域热点、难点◆★、焦点问题■◆◆,播发《医保药品小调整 健康保障大进步》等稿件◆■★◆,生动展现有温度有力度的“民生答卷★■■”。围绕少数民族、妇女★■■◆、儿童、老年人发展及权益保障,播发《高原儿女阔步新时代——西藏百万农奴解放65周年发展成就综述》等报道,有效凝聚社会共识◆■◆■■■。
点击查看 《新华通讯社社会责任报告(2024年度)》(H5版)
新华社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按照★■■■“内容+技术+灵感+美学”相统一★■◆、★◆★“守正+创新+务实+高效”相统一原则,积极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加大先进技术赋能采编业务力度,建成媒体融合生产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深入研究大模型在媒体领域的应用◆■■◆,全媒体传播能力不断提升★■★◆。
新华社是中国对外传播事业的开拓者,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媒体,是国际奥委会认可的唯一非西方的国际通讯社,在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中扮演重要角色■★★。新华社重视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倡议发起了世界媒体峰会、金砖国家媒体高端论坛、“全球南方”媒体智库高端论坛等多边媒体智库交流合作机制,与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媒体机构签署了新闻合作协议,与约20个联合国机构、国际组织在全球合作开展公益行动。
稳妥做好梅大高速路面坍塌事故◆★■■◆★、湖南华容团洲垸抗洪抢险等重大突发事件报道,播发《广东梅大高速茶阳路段塌方灾害:救援处置工作紧张进行》《聚焦防汛抗洪|湖南华容团洲垸■■“第二道防线”发生管涌险情》等稿件■◆■★◆★,充分展现人民情怀。
新华社承担集中统一发布中国党和政府权威新闻的重要职责,拥有覆盖全球的新闻信息采集和传播网络,在国内外有220多个分支机构,每天24小时使用15种语言向全世界8000多家新闻机构用户提供文字、图片★■■■、图表、音频、视频等全媒体产品。
组织全社干部职工深入学习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采用线上线下多种形式开展习文化思想学习培训。分层分类组织干部职工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实现教育培训全覆盖★■。加强政治建设培训和干部人才调训■■,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举办“三个一百”优秀人才政治建设培训班、社党校处级干部进修班★■★■◆★、青年干部政治理论培训班★■◆◆、青年采编骨干调研特训班。举办新入社教育■■★,持续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制定实施《新华社青年导师制实施办法》◆◆■★★★。
坚持“一体化发展★◆★★★■、移动端优先”原则★■◆,加快构建与国际一流新型全媒体机构相适应的新闻采编组织体系◆★■、调度机制、业务流程。强化“网红■★■◆◆”工作全流程统筹支持◆★,孵化推出对内◆★◆★、外宣“网红”140多个,摸索出一条以优质内容为核心、专业化运营为关键■★■、互联网传播为重点的市场化路径。
着眼进一步扎紧制度笼子,制定修订12项采编业务规章制度★◆■,常态化开展“严规章·查短板·强管理”培训◆■,提升采编人员政治水平和履职能力。
立足维护社会公德,推出《半月谈丨■★■◆◆“下个墓玩玩”?网红探墓别为流量太出格!》《千笔楼丨“黑账号”寄生自肥◆■■,必须坚决打掉!》和《让AI成“帮手★■”而不是★◆★■★“帮凶■★★★■”》等评论稿件■★◆,激浊扬清◆★■★★,针砭时弊◆■■■◆★,弘扬社会正气◆★★■。
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与职工签订聘用合同,定期开展合同管理检查,完善合同管理工作事项,按照“按劳分配、多劳多得”原则◆■★◆■,注重实绩与贡献◆★◆,提高薪酬与贡献的匹配度◆★◆★,切实保障职工劳动权益。落实好国家相关规定,及时为职工支付薪酬,足额缴纳★◆■◆◆★“五险一金”。为一线采编人员投保人身意外伤害等保险,保障职工休息休假等各项权利。
围绕积极培育和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出《瞭望·治国理政纪事丨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24,中国向上!》等一批精品报道◆★■,持续办好“中国@新青年”“凡人微光■◆”等栏目★★■,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汇聚力量。
新华社坚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文化思想◆★★,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党性原则,坚持政治家办社◆★■■,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宣传党的主张,反映人民心声◆◆★■■◆,记录时代精神◆◆◆★★,传播中国声音◆★★■,切实履行媒体社会责任,不断增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努力建成国际一流新型全媒体机构,更好担当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针对社会各界期待,新华社着力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提高国际传播效能■■★,增强事业发展动能,激发干部人才队伍活力,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忠实履行主流媒体职责。同时,在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先进技术赋能新闻采编、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等方面还需持续加强★◆■◆★。
下一步,新华社将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文化思想★★◆■,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牢把握新时代的文化使命◆■■◆,聚焦聚力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的首要政治任务★■,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在努力建成国际一流新型全媒体机构征程上迈出更大步伐。
聚焦党和政府明令禁止、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典型案例和突出问题,统筹推出《烂尾网红景点谁之过》以及“消费乱象调查”等系列报道◆◆★■,及时曝光行业乱象和民生痛点◆◆■■,提出破解对策。
始终把做好习思想和形象宣传作为履职尽责“第一工作◆■■■”■◆,推出各类形式报道1.6万余篇(组),1600余组原创融媒体产品全网置顶推送◆★■◆,同比增长60%◆★。《登高壮观天地间》《又踏层峰辟新天》《领航新征程》《实干家领航者》《以习为核心的党中央驾驭中国经济航船破浪前行》等扛鼎之作气势恢宏,★★■★■◆“改革近镜头■◆”系列融媒体产品、《倾听》等创新力作清新隽永■◆■■■★,《习的时间观》《习的乡土情》等精品力作展现新话风,重要会议活动◆■◆、考察调研、外事出访、指示批示等报道及时准确权威,《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世界意义》智库报告、深入学习贯彻习文化思想系列述评、“的改革论”系列短评等多视角、多形态阐释思想,对外人物特稿传播呈现乘数效应■◆◆,“世界舞台上的习”系列人物特稿成为外事报道品牌。
新华社共有24件作品荣获第三十四届中国新闻奖,其中特别奖1件■★◆■■◆,一等奖9件,二等奖8件★★■,三等奖6件◆■◆◆◆★。1人获第十八届“长江韬奋奖”,1人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5人获中国翻译协会“优秀中青年翻译工作者■◆”◆◆■■★★。
充分利用新华社客户端、新华社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矩阵和《新华每日电讯》《参考消息》等社办报刊■◆★■,刊登公益广告◆■◆■★★。开展2024年度“幸福工程■◆”捐款活动◆★◆◆★◆。积极做好定点帮扶和对口支援工作,有效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协调内外资源,有力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支持保障采编人员开展合法采编活动,依法为采编人员提供保护,创造有利工作条件◆★。
按照国家新闻出版署和我社相关规定,强化日常监督,及时做好对离岗离职人员记者证的回收注销工作。结合开展2024年第七版新闻记者证统一换发工作■★★◆,切实把新闻记者证管理与岗位管理■■◆★★◆、人员管理、机构管理结合起来,进一步提高工作实效◆★★◆,从严掌握新闻记者证换发条件和范围,对持证人资格进行认真审核★★★、严格把关,维护好新闻记者证权威性和新闻采编活动严肃性★★◆◆◆,充分发挥记者证管理对促进新闻记者队伍建设、规范新闻传播秩序的重要作用★■◆■。
国家高端智库建设成果显著,全年公开播发14篇智库报告★★,产生重大反响。新华网“我为群众办实事”网络平台全新改版上线。“新华思政”全国高校课程思政教学资源服务平台覆盖1000余所院校,日均20000多位教师使用■◆。持续办好★■◆“新华社客户端·全民拍”“新华社·现场云”等网络平台,有效赋能地方党政机关、县级融媒体中心宣传报道工作。
记者自觉遵守《新闻记者证管理办法》《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从事采访时及时出示新闻记者证,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建立健全舆情线索收集机制,及时回应网民关切。积极受理群众举报投诉,由相关部门认真核实处理举报信息★★◆★★◆。
持续完善覆盖全球的新闻信息采集网络,每天24小时不间断向国内外用户提供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新闻信息产品◆★◆。依托“2024年全国两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新华视点”“民生直通车”“新华解码”等专题专栏,播发重点稿件,全面阐释方针政策,持续加强惠民信息新媒体传播。围绕百姓日常生活和热点关切◆◆,及时推出气象分析预警、健康知识科普★◆■、民生热点回应等服务类信息★■◆■。
优化完善采编经营★★■■★■“两分开◆■■★★、两加强”体制机制,推进经营工作提质增效,坚守◆■■■■“两分开■◆◆”底线红线,激发事业可持续发展动能。坚持合法经营★◆★★■、依规经营,修订重大经营事项管理清单,加强对经营合同、论坛活动◆★■★、广告经营等重点经营活动的监督检查,强化制度执行,提升经营工作规范化水平■◆。全年未发现刊播违法违规广告行为。
新华通讯社(简称■■“新华社★◆◆★■”)成立于1931年11月7日★■,总部位于中国北京★◆,是中国国家通讯社和世界性通讯社。
打造短视频栏目“新华社消息”★◆★,进一步提升在新媒体平台触达率和影响力。紧扣重大主题精心策划,推出★◆■■★“国社之镜·世纪光影丨寻找照片中的TA”等一批重磅融媒体产品,产生广泛影响◆★■★■■。
新华社作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在国内外智库界拥有广泛影响力,牵头组建了“一带一路”国际智库合作委员会,共有140多家境内外成员。